好牛 中国新消费:结构性分化下的投资主线
自2025年3月以来好牛,新消费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表现突出,板块整体涨幅约70%;传统消费则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,板块基本持平。两者走势呈现明显差异。在估值层面上,2024年以来新消费板块市盈率较传统消费平均溢价71%,这也表明市场对新消费增长潜力的更高预期。
虽然新消费的界定比较具有主观性,甚至存在误导性,但在港股以及A股市场中符合以下大部分条件,便可将其视为新消费企业:1)上市时间相对较短;2)具备快速响应新兴消费趋势的能力;3)拥有一定的IP属性;4)业绩增长强劲;5)估值较高等。比如潮玩泡泡玛特、高端珠宝老铺黄金、拼搭玩具布鲁可,以及现制茶饮蜜雪集团等;更广泛地说,部分美妆公司比如毛戈平、巨子生物和宠物食品企业也可被纳入。传统消费则涵盖发展成熟、业务模式相对稳定的企业好牛,如安踏、农夫山泉、伊利、海底捞等。
在Q2期间泡泡玛特、老铺黄金、蜜雪集团这三只新消费领域代表性个股表现尤为强劲。尽管自6月份老铺黄金和蜜雪集团股价进入下行通道,但老铺黄金刚刚公布的中报展现出了强劲业绩增长:营收增251%、净利增291%,并豪派中期息9.59元/股,线上线下全线提速,下半年高增有望延续。新旧消费的结构性分歧仍在继续,行情分化有望持续演绎。
新消费作为中国消费升级的中长期主线,展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贝塔特征。从1990年代以来,时代背景的贝塔效应放大消费类龙头收益率空间,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催生了一批代表性企业。而当前随着Z世代消费潜力崛起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广泛普及,新消费领域正迎来全新的增长周期。
实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